关于2017年1-9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 市本级2017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来源:作者:2017-11-03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八次会议材料
关于2017年1-9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
市本级2017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2017年10月23日在best365网页版登录_Bets365_36365快速检测中心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八次会议上
best365网页版登录_Bets365_36365快速检测中心财政局局长 李能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1-9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市本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请予审查。
一、关于1-9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国家减税降费万亿行动计划,省政府压减非税收入的硬性要求以及我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产业转型阵痛影响等多重压力,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财政预算目标,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多措并举,群策群力,有效推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防风险。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财政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全市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3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0.25%,同比增长7.67%。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56.67亿元,为年度预算的68.89%,增长4.95%;上划中央收入完成63.7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2.67%,增长12.86%;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4.95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5.15%,增长16.46%。
分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税收92.8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0.31%,增长13.87%;地税部门完成税收62.54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2.72%,增长13.75%;非税收入完成80.0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68.4%,下降2.71%。全市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6.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5.28%,增长18.07%。
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95亿元,为年度预算的64.25%,下降5.59%。其中:地方收入完成32.1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61.64%,下降12.56%。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收入出现负增长均为落实压减非税收入任务所致。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9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9.08%,增长9.56%(2017年市本级年初预算110.83亿元,加上新增上级转移支付37.18亿元及上年结转9.34亿元,减去补助下级转移支付16.9亿元,调整后的年度预算数为140.45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6.4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5.13%,增长6.71%。增长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加大了历年成交土地欠款清欠力度,二是今年房地产市场上扬带动土地市场成交活跃,直接增加了市本级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此项将在预算调整方案(草案)中专题报告。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1.1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2.18%,增长0.78%。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2.4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2.77%,下降7.37%。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0.0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82.6%,下降26.5%(2017年市本级年初预算31.65亿元,加上新增上级转移支付0.53亿元及上年结转8.74亿元,减去补助下级转移支付4.5亿元,调整后的年度预算数为36.42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64亿元,为年度预算的67.74%,增长211.05%;暂无支出(不含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下同)。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0.5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17.63%,增长11.62%;暂无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0.22亿元(不含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和机关养老保险基金,下同),为年度预算的80.69%,增长2.44%。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1.85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1.37%,增长13.87%。截至9月底,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结余52.59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8.3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88.13%,增长24.3%。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3.2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70.83%,增长22.86%。截至9月底,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结余34.34亿元。
(二)财政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9月,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主要呈现出“财政收支稳步增长,财税质量逐步改善,管理水平再上台阶,收入增长后劲乏力”四大特点:
一是财政收支稳步增长。主要体现在“三增”:一是收入总量平稳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7%。二是税收收入较快增长。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55.3亿元,同口径增长13.9%。三是支出保持快速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8.1%。
二是财税质量逐步改善。受税收收入较快增长以及落实压减非税收入任务影响,全市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改善,“两个税比”得到提升。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比为66%,比上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地方收入税收占比为48.9%,比上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比为74.3%,比上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地方收入税收占比为56.9%,比上年同期提升13.9个百分点。
三是管理水平再上台阶。深入开展财政“管理提升年”活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推进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出台了35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出台了《关于统筹整合2017年市级财政涉农资金支持推进我市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绩效管理,部门所有财政资金均已纳入绩效自评,对500万元以上大额专项资金实行重点监控,初步完成了32个重点项目的第三方评价。加强政府平台公司债务管理,置换平台公司存量政府债务6.5亿元,全年将置换30.5亿元。加强棚改资金管理,强化监督责任,实施分类管理,降低了还本付息压力。
四是收入增长后劲乏力。主要体现为“三个不足”:一是税收增收后劲不足。第二产业税收完成70.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重点税源企业贡献不足。30家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贡献呈现下降趋势,1-9月完成37亿元,同比减少0.4亿元,下降1%。三是部分县市增长动能不足,三个县市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虽然前9个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四大压力”:
一是既要保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又要保年初预算收入计划落实的压力。今年以来,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我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预计减收13亿元以上,影响增幅4个百分点。按照我市预算收入增幅7%、总量335亿元的年初目标,税收收入计划调整为231亿元,而目前税收收入仍有76亿元的差距,月均需完成25.3亿元,完成任务压力巨大。
二是既要保收入总量,又要保财税质量的压力。因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醴陵烟花鞭炮行业退出、攸县9万吨以下煤矿关闭整改等产业转型的阵痛影响,预计减收5亿元以上。同时,按照省政府“两个坚决”的要求,我市须在年初收入计划上压减13亿元非税收入,以确保地方非税收入占比的考核目标。这样“一减一压”减收18亿元,影响增幅将近6个百分点。如要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税收收入增幅必须达到15%以上。
三是既要保支出需求,又要保收支平衡的压力。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8.1%,高于收入增幅10.4个百分点,较好地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但由于收入形势更加严峻,年初预算财力实现难度较大,而今年各项政策性增支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截至目前,市本级年初预算外新增政策性支出近4亿元,其中:发放2016年度综治考评奖1.41亿元、津补贴和绩效工资提标2亿元、新增安排产业扶贫基金5000万元。可以预见,全年预算收支平衡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四是既要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又要规避“防风险的风险”的压力。今年以来,中央和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不断收紧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政策,在规范举债的基础上严控增量,坚决堵住“后门”,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但是,在防范债务风险的同时,衍生了“防风险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政府存量债务全部置换后,原来由平台公司承担的政府债务逐步转移到财政,财政的债务风险将进一步凸显;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大量投向政府平台公司,受违规举债行为整改的影响,平台公司的金融风险可能转变为财政风险;规范地方平台公司融资的政策新规使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窄,投融资计划项目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部分项目存在后续资金难以到位、资金链断裂以致出现“半拉子工程”的问题。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1.强化培源促生财。积极落实财源建设“十二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扎实推进“企业帮扶年”和“项目攻坚年”活动,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让计划项目产生税收。二是加快推进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上报入统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推动金融机构升级发展,支持本地银行做大做强。四是加快“双百工程”进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确保目标实现。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十大招商项目,确保项目落地。
2.强化征管促增收。一是清缴土地类税收。要加大税收清欠力度,确保契税、耕地占用税等及时足额入库。二是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纳税行为,依法征收相关税收。三是加大建安企业税收监管,加强招投标及施工合同管理。四是挖掘药品、医疗器械购销环节税收。五是利用综合治税信息平台重点挖掘房地产、住宿、宾馆、驾校、混凝土、砂石等行业的税收潜力。
3.强化调度抓重点。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督促攸县尽快恢复煤炭生产经营。同时,税务部门根据煤价及时提标补征。石峰区在继续做好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的同时,要加快土地收储,强化项目攻坚,加强策划对接,推进产业招商,尽快推进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强化合力抓协税。深入开展“财源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明确市直相关部门的财源建设工作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建立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奖惩机制,将部门预算资金安排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地方税比考核排名居后3位连续达2次的县市区,必须向市政府提交整改方案。排名持续靠后的县市区,市政府将视情况对其约谈。
5.强化统筹促平衡。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加大政府性基金和收费(罚没)收入等统筹力度,加大存量资金清理力度,进一步盘活财政沉淀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可支配财力。同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控追加,全力确保全年预算收支平衡。
6.强化管理防风险。一是强化监管。继续督促平台公司整改违规举债行为,完成违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整改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彻底剥离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二是合规融资。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债券资金支持,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政府注资组建担保公司,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增信,推动其依法合规开展市场化融资。三是促进转型。依法发起设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撬动民间投资。创新债权融资,重点领域投资项目通过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筹措资金。四是盘活资产。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积极筹措债务还本付息资金,加快现有土地处置进度,提高资金回收率。利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加速土地资金流转。分类处置平台公司资产,增强公司自身融资能力。
二、关于2017年市本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
(一)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方案(草案)
1.下达额度。2017年省级下达转贷我市本级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3.59亿元,全部为一般债券。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相关文件规定,政府债务还本已通过置换债券资金安排,新增债券资金可用于财力,2017年我市新增债券额度列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
2.安排原则。根据预算法规定,政府债券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性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不得用于楼堂馆所建设等中央和省明令禁止的支出。省财政厅要求各地将新增债券优先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支出,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政策部署,不得盲目铺新摊子,其中已明确用途的要按规定将资金用于指定用途。同时,将新增债券资金与年初预算安排打通盘活,统筹财力足额落实工资、津补贴、基本养老金等各项调资政策,在实现预算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资金保障工作。
3.安排方案。省财政厅下达我市本级新增债券额度13.59亿元中:定向支持5亿元,实际可供安排额度8.59亿元,较2017年年初预算安排新增债券额度10.4亿元少1.81亿元。建议作如下调整安排:
一是调增安排“轨道交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出5亿元(省财政厅定向支持项目)。
二是调减安排年初预算支出1.81亿元。其中:“产业发展基金”1亿元;“偿债资金(市棚改项目建设资金)”0.81亿元。调减的两项支出通过清理盘活存量、税收超收财力解决。
(二)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方案(草案)
根据省委和市委研究的意见,对2016年度综治考评中获得先进、合格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正式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分别予以1个半月、1个月工资奖励。经相关部门审核,市本级按政策共需安排资金14142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方案(草案)
最近几个月,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明显转暖,土地出让形势明显超出年初预期。目前,市本级已出让土地40宗,预计全年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超收18亿元。按照政府性基金以收定支的有关规定,建议追加安排支出18亿元。
根据目前收入进度和收入征管部门预测,全市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同时下阶段需落实国家出台的津补贴、绩效工资提标等政策,全年预算平衡的压力较大,预计全年收支及结余情况还将有部分调整,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后阶段财政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人大常委会议的审议意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实现“两个走在前列”作出新的贡献。